日历

2025 - 1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 2025 - 1 «»

存 档

日志文章


2010-06-28

朱自清的《背影》将从课本中删除,有理or有病?

编者按:近来,我国教育界、文坛貌似患了“洁癖”,《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因“渲染暴力,对尚未成年的孩子影响不好”而有人呼吁从课本中拿掉、鲁迅文章太晦涩难也不该留着,因父爱感人传于后世的朱自清散文名篇《背影》现也前途堪虞。专家认为其“文风孱弱、无病呻吟”、部分学生觉得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形象又很不潇洒”。名著名篇真的要与时俱进、以“配合”现代审美吗?如是,多少名文将符合删除标准?语文课本选用的标准又是什么?是名著落后,还是我们“病了”? O#4_r]  
VHdf+ Q6  
老师们,您来看看有哪些文章退出了课本,还有哪些文章正在讨论是否应该退出课本?您认为,哪些文章退出对?哪些文章退出是不应该的? MuA'}^E |o  
w/qDYE9/  
哪些文章退出说明了社会的进步,我们的理性。哪些文章的退出,说明我们过于苛求,有些病态?


类别: 每日话题 |  评论(18) |  浏览(41505) |  收藏
一共有 18 条评论
张静 2010-06-29 16:49 Says:
Quote:
引用第16楼ctxz于2010-06-29 08:58发表的 :
如果把中华文学宝库中的所有经典之作放到今天的社会背景下和人文环境中去审视、品评,可以说,没有一篇是合时宜的,文学宝库则会被挑剔成垃圾库,都应被彻底清除!!那样就好了,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就全都是东北风、西北风了,让我们的后代就喝风成长!!!这都是些什么人什么逻辑啊?当今的没文化状态太可怕了!!!! [url=*bbs.bztdxxl.com/job.php?action=topost&tid=102719&pid=326550][/url]

 
浅秋 2010-06-29 09:46 Says:
流氓逻辑了呗。 亏自己还自称文化人。竟然不知道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文字。
ctxz 2010-06-29 08:58 Says:
如果把中华文学宝库中的所有经典之作放到今天的社会背景下和人文环境中去审视、品评,可以说,没有一篇是合时宜的,文学宝库则会被挑剔成垃圾库,都应被彻底清除!!那样就好了,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就全都是东北风、西北风了,让我们的后代就喝风成长!!!这都是些什么人什么逻辑啊?当今的没文化状态太可怕了!!!!
张耀杨 2010-06-29 08:23 Says:
按前面有篇文章说:一些战争题材的文章距现在已经时间久远,不太符合事宜。那么我想问的是:为何还要学一些古代辞赋呢?为什么还要研究古代文学呢?为什么还要学历史呢?干脆全都删除掉得了!
第4亿个网民 2010-06-28 21:36 Says:
这样做是否太过于死板、呆脑?假如用现在的某些标准去评价过去的一些事情、评判一些人那就太过于片面了吧。我们应该具体事情具体分析,把情况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去引导,我想这也是对当代老师的一种考验啊!何必自绝道路呢?
张静 2010-06-28 16:37 Says:
Quote:
引用第5楼张耀杨于2010-06-28 15:36发表的  :
啷个得鸟,二天娃儿读书的时候学啥子呢?直接学法规?!直接学交规?!直接学中央文件?!我的天……
一面是中央要求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一面却是将优秀的文学作品踢出课本,中国的教育到底应该如何变?这个问题太严重了 [url=*bbs.bztdxxl.com/job.php?action=topost&tid=102719&pid=326478][/url]

这样简直不可思议
wxpzp 2010-06-28 16:21 Says:
时代在发展,课本肯定得与时俱进,内容上应该是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结合,所以篇目也就不可能是一成不变。不过,不论写作技法如何、是否时尚,但揭示人性真善美的主题不能改变。当然课文篇目的遴选是件费心的差事,不可草率行事。代表“经典、现代、时尚”的好作品应该都有一席之地。
如媛 2010-06-28 16:07 Says:
现在有很多人都在学习传统文化。中国现在教育的缺失令人心痛。这些文章都是字字珠玑的美文。好东西都快整没了,还是柏杨先生说的对:。。。。。。
浅秋 2010-06-28 16:02 Says:
老师们,您来看看有哪些文章退出了课本,还有哪些文章正在讨论是否应该退出课本?您认为,哪些文章退出对?哪些文章退出是不应该的?

哪些文章退出说明了社会的进步,我们的理性。哪些文章的退出,说明我们过于苛求,有些病态?
浅秋 2010-06-28 16:00 Says:
作者:令狐补充

魏巍老人因病去世,享年88岁,可算高寿、善终。他以一篇文章影响数代人而著称,也正因为这一点,他的去世引起了普遍的关注。向一位逝去的老人致哀悼别,对印象深刻的文章念念不忘,不但是文人之幸,也是人之常情。愿魏巍老人安息!

正如作家邓友梅所言,魏巍老人辞世,“那一代”文学时期最后一颗闪亮的明星陨落了。邓作家所谓的“那一代”,显然有所指。以我的理解,大致说的是抗战后开始活跃文坛,一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万马齐喑为止的这一代革命作家吧。他们该是上世纪30年代左翼作家的下一代,同时也是邓友梅这些1949后开始创作的作家的前辈。在这一代作家之中,战争是他们创作的主要题材。

魏巍的作品,我只读过《谁是最可爱的人》,因为这是初中的课文,当年甚至要背诵。从网上为数不少的悼念和缅怀文章看,绝大部分也是围绕着这一篇文章生发感慨,满腔热情,寄托哀思。有趣的是,少有人提及魏巍的其他作品,他大部头的《地球的红飘带》,《东方》等,读过的人就更罕见了。这个现象让我好奇,一篇文章魅力无穷,能让众多的人难以忘怀,这并不奇怪。既然一句话就千古传颂屡见不鲜,数千字的长文当然也有可能。我的问题是,如果这篇来自战场的文艺化的通讯,半个多世纪,不是长期保留在语文课本之内,人们还会记得文章和作者吗?

《谁是最可爱的人》能给几代人以影响,在我看来一个重要原因是其用文学的手法,别具一格地将浓烈的感情挥洒在残酷战争中普通的士兵身上。一方面,战斗惨烈,死伤无数,这是战争现实的背景。魏巍在描述松鼓峰战役时写到:战后的战场上,“还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崩裂,涂了一地。另有一个战士,他的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另一方面,利用细节着力刻画了幸存的士兵淳朴、善良,得出其内心世界美好、崇高,无愧于最可爱的人的结论。对比强烈不说,还广泛使用对话、设问、排比等手法,娓娓道来,辞藻华丽,能给少不更事的中学生以深刻印象,很正常。

离开学校近三十年,回头再读这篇课文,我的感受已经大不一样。我觉得这是一篇煽情和滥情之作。它对战争血腥的渲染、人类残酷的相互杀戮和为善施爱行为之间的巨大落差,仿佛说的不是人与人之间的战争,而是人与魔鬼的决斗,其文学性的描写恐怕难以反映世道人心的本质。从文学的角度,如果说文章无意中揭示了人善恶的两面性,也显得肤浅粗疏,难免简单化之嫌。而且对于中学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来说,这又未免过于乐观。

至于文中意欲竭力表白的,战争是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人的幸福来源之说,在逻辑上也似是而非,大有缺陷。战争与和平之间,人类的两难选择,由来已久。但无论如何,战争只是手段,和平才是目的,是毋庸置疑的。战争涂炭生灵,灭绝人性,和平值得珍惜和细心呵护,也是共识。但这一切和幸福没有多大关系。在和平的环境里也有幸与不幸,任何时候,个人生活不堪重压痛不欲生者也比比皆是,很难讲这些人是幸福的。要求他们以和平或者战争的理由承认自己是幸福的,显然不通。事实上,此文发表后不久,接踵而至的反右、饥荒和浩劫,也很难让人有什么幸福感。也就是说,现在看来,这篇文章更多的是意识形态宣教的产物,有着深刻浅显的时代的烙印,以及作者思想、认识以及艺术表达方面的局限性。对此,我同意这样的看法:这篇文章文学价值不高,充其量也就还有一点历史价值。

人类在飞速进步,祖国在和平发展。先烈们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浴血奋战的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当然要载入史册,永久铭记。但时过境迁,现在是21世纪,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一个时代的人有一个时代的爱恨和幸福观,在融入世界,和谐为本,和平发展和“科学发展观”为主旋律的时代,还继续向青少年灌输陈旧过时的“革命英雄主义”,显然和与时俱进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有抵触,对孩子们的心智发育难免有负面影响。虽然教育是改革开放以来比较固步自封的落后领域。但一年前把这篇影响了几代人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从语文课本里撤出,放进历史档案馆,倒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 (本文来源:中国网 作者:令狐补充)
浅秋 2010-06-28 15:59 Says:
《愚公移山》

《谁是最可爱的人》

《司马光砸缸》

《牛郎织女》

《越王勾践》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满江红》——岳飞

浅秋 2010-06-28 15:48 Says:
《出师表》

《包身工》

《木兰辞》

《孔雀东南飞》

《药》

《谁是最可爱的人》

《阿Q正传》

《记念刘和珍君》

《雷雨》

《南州六月荔枝丹》

《陈焕生进城》

《林黛玉初进荣国府》

《促织》

《廉颇蔺相如列传》

《触龙说赵太后》

《六国论》

《过秦论》

《病梅馆记》

《石钟山记》

《五人墓碑记》

《伶官传序》

《项脊轩志》
浅秋 2010-06-28 15:46 Says:
2005年 狼牙山五壮士退出学生课本

   3月21日晚23时,“狼牙山壮士”最后幸存者葛振林在湖南衡阳169医院与世长辞,“我早就该去找我的战友们了,他们整整等了我70年。”这是葛振林老人在实行气管切开手术前说的最后一句话。
   五位英雄团聚了,但现实是,这个英雄的故事在慢慢淡出我们的视线。记者也了解到,《狼牙山五壮士》已被从课本中正式删除。
   “我是伴着这个故事长大的,但现在我的孩子连什么是狼牙山五壮士都不知道。”一位网友发了这样的帖子。
   “在新的上海市二期课改语文教材中,《狼牙山五壮士》被正式删除。”昨天,上海市教材编写组主编徐根荣告诉记者,除了上海市的新语文教材,目前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新课本也删除了《狼牙山五壮士》的内容  —— [ 曾激励一代人成长 五壮士故事退出中小学课本 ] 
   “把《狼牙山五壮士》从新课本中删除也是现代社会的需要。”徐根荣告诉记者,现在社会以多元化为主,学生们需要更多更新鲜以及种类丰富的知识,过去单一以革命战争题材为主的文章结构就与学生们的思想脱节。
   另外,《狼牙山五壮士》所反映的时代与现代社会从时间上来说也就差距,学生从小生活环境与那时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文章也越来越难勾起年轻的老师们的共鸣,再用这些战争题材的课文教育学生,“教”与“学”的作用都不会很大。
   新教材中同样保存了,比如《飞夺泸定桥》、还有一篇反映贺龙女儿在长征过程中出生长大的文章,而更多的则是生活化,儿童化的文章,甚至还出现了反映国外新鲜事物的文章,在教学中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新的时期,革命英雄主义仍然需要,只是这种需要应该转化形式了,只要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奉献自己的都是革命英雄主义,过去战争时期有革命烈士,现在和平时期,有杨立伟,有桑兰,甚至还有刘翔。这些人都是为了国家奉献自己的典型,在新时期,他们用新的方式做着付出,这些方式很贴近生活,与孩子们的环境接近,比如刘翔,他本身就是上海人,这对孩子们理解什么是英雄主义,怎么做到英雄主义有很大帮助。” (来源:新闻晚报)
张耀杨 2010-06-28 15:36 Says:
啷个得鸟,二天娃儿读书的时候学啥子呢?直接学法规?!直接学交规?!直接学中央文件?!我的天……
一面是中央要求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一面却是将优秀的文学作品踢出课本,中国的教育到底应该如何变?这个问题太严重了
浅秋 2010-06-28 15:28 Says:
把秦始皇从历史课本中删除吧?谁让他暴政了?

……

哎呀,这样算下来,是不是许多人许多文字都要扔了?
浅秋 2010-06-28 15:19 Says:
网友:天真遇到单纯

近来,一股对中学课本文字进行“清洁”之风乍起,似有燎原之势。先是《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因“渲染暴力,对尚未成年的十几岁的孩子影响不好”而有人希望该文从中学课本拿掉。最近,丁启阵先生又在自己的博客中,赞成把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从中学课本中删掉。丁先生认为,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某些观念是不健康的,他的文风是孱弱病态的,近乎于无病呻吟,如此而已。为了说明这一点,丁先生拿2003年武汉某晚报披露的一项对中学生的民意测验中,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得分很低,中学生不喜欢《背影》,主要理由是,文中的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形象又很不潇洒”来为删除《背影》造势。

对于中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我持赞成的态度。可丁先生也把“违反交通规则”,当做删除《背影》的理由,未免就有点小儿科了。不论是《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还是《背影》,那些主张删除的“砖家”们,都是用现在的眼光和标准来衡量经典作品的。丁先生也不例外。可以说,“交通规则”是一个现代文明社会规范交通秩序的一个准则。是属于法治的范畴。我想说的是,一个国家从权治走向法治,需要漫长的进程。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出版于1928年,当时中国还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阶段,法治这一概念,在当时恐怕无从谈起。何况朱自清先生的父亲还是一个旧时代的官员,封建官僚意识是占主导地位的。拿“交通规则”来约束他,无疑是天方夜谭。在这一点上,丁先生是违背“历史唯物主义”的。反过来说,假如有人生活在现代,写出诸如父亲越过铁道去买橘子的事,你说他父亲违反交通规则我看没人和你争辩。但恰恰是1928年就出版的散文《背影》,从一些细节的描述中,展现了伟大的父爱,这是《背影》最为闪光之处。也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主题。至于父亲这个人物“形象又很不潇洒”主要是《背影》有这么一段描述:“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神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地探身下去,尚不太难。可是他穿过铁道,再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往上缩,他微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了下来了。”父亲穿长袍马挂与现代人西装革履相比,自然是“形象不潇洒”了。当代的中学生因为不了解旧中国,发出那样的言论,是不知不为过。可丁先生是一位大学的老师,应该知道散文《背影》写作背景和年代。也应该知道文章所表现的精髓。而盲目地迎合那无知的言论,就使人匪夷所思了。

再看看丁先生所说《背影》的“某些观念是不健康的”。他讲到,朱自清先生的父亲曾纳过妾。用现在人的说法是包过“二奶”,一个包过“二奶”的父亲,何以就有“父爱”?丁先生惊呼这真是一个“奇迹”。这是丁先生用现代眼光看《背影》所得出的另一个删除的理由。他同样犯了唯心主义的错误。如果用丁先生的逻辑思维,你就无法想像范仲淹、杜甫这些曾做过旧官吏的人怎能写出《岳阳楼记》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些不朽的作品了。如是,那样的作品也不应该出现在中学的课本里才对。

假如,我没看到丁先生的博客,我还真的不知会有删除《背影》的言论。丁先生可以说是“与时俱进”。但这种“与时俱进”必须是在尊重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的。我喜爱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特别是他平白隽永的细节表述,来表现人与物的美,恨与爱,是我们所推崇的。至于几年前武汉某晚报对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搞的一项中学生民意测验所谓得分很低是不是一种“戏说”,也值得商榷。当时,不是也有很多的学生家长反对删除《背影》吗?我想,在今天,我们读读朱自清的《背影》,提倡一种人性的美,人与人之间的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很有必要的。我们不能过多地放大作品的某些描述的负面作用,而应分清写作的背景,加以引导,把作品所蕴含的积极的东西加以提炼,被我所用,这才是对待经典作品的正确态度。
浅秋 2010-06-28 15:15 Says:
[attachment=72181]

看到网上的新闻:“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的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明显减少,《药》、《为了忘却的纪念》等作品不见了,保留下来的只有《拿来主义》、《祝福》和《记念刘和珍君》3篇。”大吃一惊,许多滋味涌上心头:鲁迅,这个在他生活的时代“不合时宜”的“硬骨头”,今天,也“不合时宜”了?



在千百年的中国文坛,不管你怎么去理解,鲁迅,都是一个异数。他之从文,起因很偶然:留学日本时,看到记录日俄战争的幻灯画片,画面上一个据说是为俄军当侦探的中国人,在他被日军砍头示众时,周围站着的看热闹的中国人。这样一件很容易被常人一眼晃过的小事,深深刺激了鲁迅。对积弱积贫的祖国,他有了深刻的认识:中国人被列强侵略,需要改造的不是中国人的身体,而是中国人的灵魂。于是,鲁迅弃医从文,开始文学创作,着手从思想上改造中国人的精神和灵魂。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

鲁迅的文,除很少一部分散文笔调舒缓优美、行文流畅自然、内容活泛灵动外,几乎全部的文,都凝滞生涩、沉重深邃、压抑悲切甚至鲜血淋淋。是的,鲁迅所处的时代一个令人窒息的时代,是一个“未敢翻身已碰头”的时代,这样的时代特色,自然会在他的文里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但更重要的是,鲁迅,对国民的人性有常人难及的认识,并为此痛心疾首。这种痛心疾首使他的笔成为“投枪”、“匕首”,枪枪,刀刀直刺国民最隐秘最黑暗的脓疮,将或许每个国民都深藏于人性深处的卑劣、丑陋、愚昧晾晒到阳光底下。读他的文,你会芒刺在脊,因为文中的那些陋习、那种奴性、那一切伪巧庸俗,你都有。读他的文,那个肉身下的“小”会一下子从最隐秘处走到前台,你会看到一个并不完美满身缺失甚至罪愆深重的“自我”。


除单挑论战外,鲁迅的文并不针对任何独特的个人,但每个人读着都有一种被刺的感觉,都有一种被揭老底的羞渐。他的文针对的是国民的人性,针对的是黑暗的社会和专制的制度,喜欢太平的“上”与“当道”读来,更是恼羞成怒无法自持。于是,便有了一波又一波的猛烈攻击,便有了一场又一场的是非论战。的确,他有些文的观点有失偏颇甚至激狭,用词太过犀利甚至尖刻,行文叙事文白相杂甚至诘屈聱牙。但这一切,都不能与他文中燿燿如日月的深沉思想相比。近代,文学大师、学术大师灿若星河,他们的文汪洋恣肆、风格各异、自成一派,但没有一个能与鲁迅比肩,因为只有鲁迅的文里有一种常文没有的风骨和意味深长的思想。这种风骨与思想,不论是在鲁迅生存的那个动乱时代,还是今天这个太平盛世,都是不可或缺的。


鲁迅是“不合时宜”的,永远都“不合时宜”。如果鲁迅“合时宜”,他就不是鲁迅了。鲁迅很“刺头”,让某些人觉得:今天这样风平浪静的时代,在风花雪月的日子里,何必让这他来煞风景呢?不如来点“小花小草眯眯笑,鸳鸯蝴蝶睡觉觉”,多有情趣,多映时景!这,或许可以解释编辑教材者为什么减少人教版教材中鲁迅作品份量。在《天龙八部》进入教材、无厘头剧热播掀起一个又一个收视高潮、老师们都说 “读鲁迅的作品,好像看不到希望,很压抑”、一个个国人急于投身跨国公司充当洋奴的氛围里,鲁迅是多么的“不合时宜”;他的作品在教材中的减少,便自然而然既是教材“从政治挂帅回归人性追问”的昭示,又是编者对我们这个太平盛世由衷感佩的具体体现。


我们有如此精彩的生活与世界,有如此精纯的思想与境界,还要看什么都不顺眼的鲁迅干什么?既然他如此“不合时宜”,那么,就让他离“时宜”远远的,不要靠近这和美安详的国度!于他,眼不见这一切,心不烦;于我们,眼不见他文里的“刺”,心不烦!

浅秋 2010-06-28 15:11 Says:
      [attachment=72180]
 近日,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侯会在博客里表示,现行初中语文课本里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应该拿掉,因为其核心是血淋淋的杀人场面,会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新京报》6月3日)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古典名著《水浒传》的精彩片段,从上个世纪50年代即被选入初中语文课本。讲述的是时为当地提辖的鲁达得知当地恶霸作乱,欺压良民,愤而出手,不想三拳误致人性命的故事。整个故事里,人物描写栩栩如生,读来令人气血喷张,侠义之心不由得熊熊燃起。但是要说这场面“血腥”,却是好没来由。因为,不管文字的描写如何到位,这“三拳”比起如今的影视作品,甚至是现实中一些“冲突”已然远远逊色。屏蔽掉了“鲁提辖”,不过是有教材“洁癖”之士的因噎废食。

而且,按照“剔除派”的观点,此段 “现代公民应当有着健全的人格,珍惜乃至敬畏生命、恪守法制。” “《鲁提辖》一篇的核心,无非是描写一个杀人场面,尽管血淋淋的内容被生动的比喻、花团锦簇的文字所掩饰,但丝毫不能改变一个生命当场陨灭的残酷现实。”的观点,整部“水浒”有多少“健康”的片段可以为人阅读?武松打死了国家级保护动物和嫂嫂,不应该是英雄应该被判刑被枪毙;林冲“以下犯上”,完完全全就是“故意杀人”;孙二娘不仅是个母夜叉,而且还买人肉包子,杀人越货、拦路剪径,违反了《刑法》、《食品安全法》

如此细数下来,梁山水泊一百零八将个个都是“大奸大恶”,都是少儿不宜,都应当被屏蔽。而唯一合格的或许只有太尉高俅。因为按照他们的观点其到了今天就是中国的贝克汉姆,是个“进步好青年”,成功的典型,更是素质教育的成功典型,应该推广。如果我们再有点螺丝钉精神,要打破砂锅问到底,那今天为了抹杀暴力就要在中学课文中删《水浒传》,是不是明天为了拒绝早恋就要删《红楼梦》?后天就要因为《西游记》虐待动物不去支持?

看到此,你肯定会哈哈大笑两声。为什么?因为这些理由在逻辑上混乱是何其明显,这让它颇具娱乐精神,显得无厘头十足。以今日之标准评价昨日之事情,非要拿着苹果的标准评价橘子。最后结局只能是城门里面扛竹竿 横竖都不得行。它除了徒增笑柄之外,它的实际作用有多少?而剔除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以避免“毒害青少年”无异于想嫁黄世仁的90后少女。说这三拳暴力的人也无异于大谈“黄世仁到了今天就可能是成功的企业家”。

《水浒传》全名为《忠义水浒传》,它的可贵之处就在于直面的表现的了历史上人民在封建势力和黑恶势力压迫下的的奋起反抗,去追求平等、自由。而鲁提辖的“血腥”是建立在镇关西的暴力之上的,反抗不一定无罪,但是绝对无错。这些人用鲁迅的话来说就是“中国的脊梁”。如果挑除了脊梁,就是在“制造麻木的看客或任人宰割的奴才”,而我们的孩子还能剩下什么?一个“和谐”的乌托邦有何作用?

如果非要剔除鲁提辖的“暴力镜头”,只有一个前提 世界上的狼都是灰太狼,都是不吃羊的,即便是要吃羊,也永远抓不到。但是,这可能吗?“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思维惯性急需要破除,这样才能建立起完整的公民意识。好人不再沉默,坏人不敢咋呼,这是整部“水浒”追求的精神,也是我们追求的。(王国信 原题:鲁提辖很暴力,《水浒传》人物该屏蔽的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