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Ks
2e')gnmH[#
和平和安逸的环境下我思考问题好像大多都是从自身为出发点的,昨天去加油站看到“破八”“破九”的油价,我和所有开车一族一样表示愕然。仿佛被抢了钱但又不知是谁干的。这个点很微观,我不懂宏观经济,但举一反三,用成年人的思维稍微想想,就中国现在与世界千丝万缕的经济往来,加之中国经济体自身庞大和举足轻重的地位,受到的影响肯定不是我一个老百姓可以想象的。同样疫情的影响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一个人本事再大真的不算什么,在人类面对疫情时同样不堪一击,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众志才能成城!我也突然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之前觉得跟我没啥关系的词。 Ifw)lLL
eIshE#<`
开始这样的思考让我觉得有不自量力的羞愧,警告自己“想多了”!但思路打开来,往往就信马由缰了。继续思考……突然我想到了我这样的转念除了对我的触动和改变,还能有什么意义?这时候着力于“母亲”这个角色的思考顺势而来。抚养孩子的大格局,要告诉他们“个人的理想与他人、集体、国家和人类的进步联系在一起才有意义”,不要局限于个人的得失和一隅之安“小家的幸福”。同样,也应觉察到我们养孩子也不能着眼于“养儿防老”的狭隘,要着眼于国家社会和他人。能为他人谋幸福相信孩子们得到的快乐和收获,要远大于考大学、找工作、挣钱这样只有自己的“小我”,实现“大我”要比“小我”更有意义和色彩。 $M=m[N5I
&e9beJN1 |